企业应在强化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上下功夫2025 年 10 月 1 日,国家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5,以下简称《导则》)开始施行。近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方面负责人,就生产经营单位如何更好理解《导则》、运用《导则》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了解读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通过仔细学习《导则》和研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方面负责人,就生产经营单位如何更好理解《导则》、运用《导则》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解读,笔者感到在应急保障方面,企业应在风险管理和提高现场处置能力上下功夫。一、强化风险管理所谓的风险管理,就是企业根据国家颁布的《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统计》和《生产过程当中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代码》等技术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设计、流程、设备等存在危险有害因素信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系统辨识,并分析出企业可能存在事故风险类型、事故特征、事发条件及其演化规律。然后在隐患排查和实行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风险等级和事发频率,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和风险管理,把事故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监测、事故预警和现场处置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假如根据以上过程进行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一般不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就是发生事故也是在企业应急处置的范围以内。现行的企业应急预案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大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仍基于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根据过去发生过的事故案例及其等级进行分类,存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事故风险估量不足等问题,没有把事故风险纳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在生产过程当中缺乏事故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监测、事故预警和现场处置等管理手段。从而导致当前事故频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所以,要想实现生产安全,企业必须强化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根据事前危险辨识分析评估,事中监督检查,事后改善提高的三步走管理方式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二、提高现场处置能力事故的预防有两个层面含义,第一个是事前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第二个是事故的发生后,根据设计好的现场处置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撰写企业应急预案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当前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在事故的发生后,除了报警求救,疏散人员后,几乎看不到企业的现场应急处置行动,看不到企业相邻单位相互协助,参加救援的行动。这说明了企业在人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