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进展及其比较目前, 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极其严峻, 火灾、 爆炸、 毒气泄漏和中毒等事故频繁发生,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据统计, 近几年以来全国发生各类不安全事故 100 余万起, 死亡人数超过 13 万, 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 亿元 (约占 GDP 的 2%)以上。随着高参数、 高能量、 高风险的现代工业工艺的出现, 安全事故隐患越来越多, 事故也更加具备灾害性、 突发性和社会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是我国企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 归纳和总结安全管理的模式进展历程, 可掌握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进展趋势和规律, 对于防止事故的发生、 保障劳动者安全、 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进展都具备重要的意义。1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进展历程我国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 进展历程如表 1 所示, 可分为传统安全管理模式, 对象型安全管理模式, 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和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4 个阶段。2 安全管理模式剖析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危险源实行微观控制的要求,安全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因而风险控制水平低,安全事故隐患易演变为事故。事故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如图 1 所示。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等。人的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和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因此,“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以设备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预防事故时以偏概全,难免顾此失彼。过程安全管理模式针对作业过程当中存在的管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人、机、环境系统,较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作法,实行积极的预防措施,根据管理学的原理,为用人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如 OHSMS 模式以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为动力,循环运转,建立起不断改善、持续进步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将风险极大程度地降低。不同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比较风险控制是各种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表 2 对不同安全管理模式的风险控制水平进行了比较。由表 2 可知,随着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进展,风险控制的范围不断增大,风险分类出现了新的标准,风险控制措施从个体防护措施进展到管理控制、工程技术控制等降低风险控制措施。在系统安全管理模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