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好帮手”近几年以来,通过开展“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度。2025 年 7 月~2025 年 8 月,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安排,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提出进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实践讨论》的课题讨论工作。课题形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法律规范》(AQ/T2025-0510),已于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课题讨论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出普遍适用于我国企业定量的、科学的、体现预防为主的、用来衡量当前安全生产的情况和安全生产趋势的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众所周知,传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即“问题出发型管理”,重点在事故的发生后肇因分析、吸取事故经验的被动反应、消极控制的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安全工作落后于生产的进展,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普遍是根据发生事故的情况来评比,造成了事故预防工作呈现被动态势。其主要缺点:1.凭经验直观处理生产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由表及里地深化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少,难于彻底改善系统安全;2.对于企业是否“安全”往往是进行定性评价,一般来讲,符合或达到国家、行业的法律规范和标准的,就是“安全”,否则就称“不安全”。“安全”与“不安全”缺乏定量评判的手段,往往在伤亡事故的发生后才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措施,属于事后处理型。3.缺乏系统性,解决安全问题时总是片断和零碎地进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处堵漏洞的被动局面。4.我国企业的安全绩效考评多数是根据发生事故(尤其是伤亡事故)多少来评比的,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针对传统安全管理的弊端,在吸纳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安全定量科学的思想,课题组提出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概念,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的情况做出科学、综合、定量的推断,为合理分配安全资源,确定隐患排查治理重点,为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行政许可等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讨论,可将安全生产预警指数概括为:将管理学、安全系统科学、减灾防灾科学、预测预警技术及系统原理、预防原理、人本原理、事故致因理论等多学科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建模、计算,用来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的数值。其目的在于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企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