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险点的控制管理和安全检查要点第一节 危险点控制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企业的危险点,是指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可能发生事故,并使工作人员造成死亡或重伤,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危险点控制管理,要综合应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危险点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加以管理控制;发现、识别、预防、消除危险点的潜在危险因素,防止发生重大事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危险点控制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一、是突出重点的管理 由于危险点是潜在危险因素发生频率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生产现场,因此只要消除控制了危险点的危险因素,就能防止发生人身、设备的重大事故。这就抓住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攻方向,解决了事故预防的主要矛盾,从而使安全生产有了基本保证。 二、是全面系统的管理 危险点控制管理是把整个危险点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所包含的人员、设备、环境、信息、机构、章法等都是分系统。 三、是预防为主的管理 危险点控制管理要求以系统安全分析和危险性评价作为基本手段,对危险点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通过科学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等措施,提前设防,把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大大提高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节 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一、危险点的确定 危险点应该在对生产现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纳危险性分析和评价的科学方法,或根据实践经验,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确定。不论用什么方法确定危险点,都应强调从实际出发,符合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 二、危险点的分级 根据危险点可能造成损害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将企业危险点的危险性等级分为三级: Ⅰ 级危险点--可能造成多人死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场所。 Ⅱ 级危险点--可能造成死亡或多人重伤,导致设备造成较大损失的生产场所。 Ⅲ 级危险点--可能造成重伤,导致设备造成损失的生产场所。 三、典型危险点 根据生产作业特点和以往发生事故的调查分析,排列出部分单位各级典型危险点,参考如下:1、典型Ⅰ级危险点包括以下 10 类 (1)锅炉房、(2)大中型油库、(3)弹(炸)药库、(4)煤气站、(5)乙炔站、(6)氢(氧)站、(7)硝盐槽、(8)空压站、(9)液化气站、(10)厂内铁路、公路主要交叉道口。2、典型Ⅱ级危险点包括以下 11 类 (1)配电站、(2)起重吊车、(3)小型油库、(4)爆炸成型场所、(5)剧毒品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