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规划设计方法 现代化的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线、能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具备全球化智能化、集成化、并行化与敏捷化等特征的企业。信息规划对企业信息化进展起着指引方向、规划蓝图的重要作用。在制定信息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本企业实际,充分结合供应链管理、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背景分析 即企业基本情况、进展目标和进展战略等情况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规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主要产品市场定位;企业进展方向和进展目标;企业管理现状及组织结构。 二、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主要包括:信息化组织机构;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企业信息平台现状;信息技术人员结构。 三、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1.管理信息化业务需求分析 运营、决策管理,通过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有序流动,实现管理与决策信息更加透明快捷;资金流管理,加强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财务信息准确性、及时性,通过信息集成整合,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提高企业月结、年结的效率,保证财务信息及时上报、披露;物流管理,打通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销售计划、组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实现最低的原料库存、产成品及半成品库存和备件库存以及最佳的成本控制和流动资金占用等。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劣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劣势主要包括:领导重视程度;企业资金实力;企业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信息化队伍专业程度。 四、信息化的总体策略 1.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总体目标 从企业进展战略的角度制定企业信息化进展战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方针。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大幅提高企业管理和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2.信息化建设实施基本原则 在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利用、避开浪费;全面进展、重点推动”的基本原则,推动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物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