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程标准 学习要点 探究问题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掌握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的成就。 2.理解田庄经济的特点和官营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 2.如何认识“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手工 业 发 展 的 利 与弊?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产品:大部分归广大农户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田庄手工业 (1)表现: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 (2)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仍是自然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预习交流 1 田庄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田庄多为聚族而居,是在自然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因此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其中的劳动者与田庄主之间形成牢固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田庄经济依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2)生产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弊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 (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2)演变: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三、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2)商代: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3)汉代: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4)唐宋时期: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并且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开始兴起。宋代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2.棉纺业的发展 (1)宋代: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2)元代: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捍(搅)、弹、纺、织”之具和先进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