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教学保险学论文 1 保险学任务驱动法的过程 任务前准备首先是小组分组准备。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20XX 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共 53 人,根据 3 人一组(尽量避开“搭便车”学生的存在)自由搭配,共分成 18 个组(有 2 人一组),同时由小组成员推选组长负责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由各组组长以抽签 形 式 确 定 该 组 的 任 务 序 号 。 其 次 为BlackBoard 网络平台准备。老师将每组对应的任务公布到学生都可以信息共享的BlackBoard 网络平台,鼓舞各组间可进行信息沟通与讨论,要求各小组在任务准备和完成期间将相关搜集到的资料公布于网络平台,与全班同学共享。该平台可用于学生与老师间有关任务完成或任何课程问题的讨论与沟通。而且,期末各组的任务完成报告要共享到该平台,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为老师的任务设计准备。因为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老师应当在该章节内容理论授课完毕即布置任务,这就要求老师提前熟透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框架,能够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 18 个任务,贯穿全部内容。 布置任务在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老师将小组任务以书面的形式下发给组长并同时将任务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同时,向学生讲解任务完成的整个时间安排与要求。整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各组任务分析、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提炼并制作多媒体,由 3 位组员一起或推举代表进行任务完成的多媒体汇报并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沟通。注意,要求在任务报告中注明每位组员对于任务的贡献。鼓舞学生搜集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保险案例,比如,人身保险中的学生意外损害险案例、医疗保险中覆盖大学生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案例等,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资料收集、分析、提炼与多媒体制作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进行分工,查阅有关资料,以课本为辐射点,涉及网络平台、图书报刊等渠道,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而后由组长组织进行反复讨论,理顺任务要点和解决方法,对资料进行提炼,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多媒体。 任务完成汇报与沟通在带领学生简单回顾理论知识以后,由该组成员或推举代表上台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媒体,汇报期间组员和全班同学间可自由提问,汇报后先请同组组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全班同学对该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提出 3 个优点和 3 个不足之处。各小组完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