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成化企重要安全隐患事故频发暴露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当前,一线操作人员专业素养偏低,懂化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威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为此,在 4月 20 日北京召开的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如何加强人才培育成为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热议的话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副司长刘强认为,当前我国危化品安全新老问题共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旧薄弱,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已成为化工企业重要的薄弱环节之一。最近发生的一起事故将“人”这个薄弱环节暴露无疑。今年 2 月28 日河北赵县克尔化工公司发生爆炸,被认为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最严重的一起化工装置安全事故。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专业人才缺乏。据了解,发生事故的克尔化工公司的车间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专业素养都较低,包括车间主任在内的绝大部分员工为初中文化水平,对化工生产的特点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在没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擅自改变生产原料、改造导热油系统,将导热油最高控制温度从 210℃提高到 255℃。而且,事故的发生后,车间员工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不能适应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最终导致严重后果。而在实际生产中,像克尔化工这样的小化企数量很多。据刘强介绍,我国 8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中小化工企业,工艺技术落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懂化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止是中小企业,很多大型国有化工企业也同样面临安全人才缺乏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承担了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多项国家示范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大唐能源 XXXX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但仍为缺乏专业人才而苦恼。“煤化工项目受原料限制,一般都比较偏远,社会应急资源比较欠缺,假如出现安全事故,消防车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这就更加依赖企业自身的应急体系。”大唐能化安全环保总监郝军说,“而且我们集团是搞电力出身的,企业内大多是电力人才,欠缺熟悉煤化工安全体系的人才已成为制约企业的进展的突出问题。”他表示,目前全国煤化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但当前专业人才欠缺成为影响该行业安全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能够协助培育出一批专业的安全人才,以解决行业的安全隐患。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进入 LNG、化肥等中下游领域的时间较晚,对于这些新的领域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