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模式下毕业论文指导思考 【内容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针对社会工作专业这一特征,本文将专业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育,在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究。在毕业论文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以 3+1 人才培育模式为平台,毕业论文与综合实习岗位有机结合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强化社会工作的实务性,落实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 【关键词】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感受困难的社会成员,增强其能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达到增进其福利的目标。社会工作是将工作者、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解决问题的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社会工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实务能力。实务性实践性及应用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征。据此将专业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育,具体来说就是培育具有助人自助专业价值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操作技能,在专业服务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围绕此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培育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实际紧密结合,搭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就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究。 一、完善管理文件,法律规范管理,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 学校社会工作自 20XX 年招生以来目前已有近十届毕业生,在毕业论文指导这一教学环节中一直进行高度重视,法律规范管理,严把质量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从专业实习初期就开始下达任务书,到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及最终论文归档共设七个环节。为了更好落实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召开专业老师研讨会,就以往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梳理,对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原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又增订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学生的出勤、写作态度,老师指导形式、职责及论文写作步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另外又重新修订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法律规范。该文件对论文的法律规范撰写提供了依据,大到选题方向论文框架,小到标点、空格、注脚、图表案例、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