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原器的两件复制品测 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2 学习目标1.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2.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的数据和结果。3.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自学指导 1. 阅读课本,能说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什么? 2. 测量前,应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哪些内容? 3. 测量长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4. 什么是误差?误差和错误有什么区别? 怎么减小误差?( 8 分钟后交流) 1 、常用的测量工具是 。 刻度尺2 、其它长度测量工具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观察:单位零刻度线 量程 8 cm观察: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观察:分度值 选尺:例如 : 现有卷尺 ( 分度值 1cm) 和卡尺 ( 分度值0.1mm)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 、测量跳远长度需用 _________.2 、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 _________. 在实际的测量中 , 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 ,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 , 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卷尺卡尺 放对:错的 放对: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看对: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读对:2 . 78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对: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2 . 78cm 1 、估:估计物体的长度。2 、选:选择不同规格的刻度尺。3 、放: ( 1 )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2 )与待测长度平行(放正),(3 )紧靠被测量的物体。4 、读: ( 1 )视线正对刻度线;( 2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 、记:测量结果=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1. 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下一题答 案 1. 该物体的长度为下一题17.80cm 2. 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答 案下一题上一题 2. 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12.75cm下一题 3. 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答 案下一题上一题 3. 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3.60cm下一题 4. 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答 案上一题 4. 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8.60cm继续 1 、实验探究:每人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记录在课本P13表中物理量甲乙丙丁戊长 /mm262.5宽 /mm184.5 2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