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管制与整体利益相关制度 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城市与内陆一些主要大中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一些城市中,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日益上升,个别城市外来人口比重已经超过有本地户籍的人口。面对着大量的外来人口,地方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许多人口管理改革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来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但是与解决问题依旧有相当距离。与此同时,认为外来人口挤占本地人的工作机会的观点也在地方政府和相当部分民众中有一定市场,因此出台了一些限制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学术界对于外来人口管理也有不少讨论,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然而真正能够具体操作的意见并不多。中国是在 80 年代中期开始发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到目前已经十几年了,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还不能寻找出有效的外来人口管理体制?其最主要原因是缺乏从中国的社会内部结构的关系去讨论问题。 笔者曾指出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的缺陷(李若建1991。1996),同样笔者认为社会结构的缺陷是影响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人口管理体制的关键。在这里笔者并非要提出什么解决人口管理的模式,而是从社会结构出发,探讨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管理体制的建全。 l、利益群体的利益差别与利益协调 利益群体(interestgroup,又称利益集团)是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都关怀的一个问题,由于学科的讨论对象差异,因此对利益群体的界定存在一定差别。在西方社会中利益群体常常被看作是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组织,最典型的利益群体是院外活动集团和工会。m.奥尔森是利益群体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利益群体作了分类,指出过分强大的利益群体对社会进展的不利影响(m.奥尔森,1993、1995)。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益群体在规模上和活动能力上与西方都有很大的差别。在本文中,利益群体指的是在某些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并且有类似人口特征的群体。在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利益群体: 外来人口群体。一般说来,外来人口群体在他们工作的城市里可以得到比家乡高的收入,但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城市的生活主流之外。在许多情况下,外来人口群集而居,甚至出现北京的“ 浙 江 村 ” 这 种 独 特 的 景 观 ( 王 春 光 ,1995)。无论他们在城市生活多久,只要没有得到城市户口,他们很难为自己的权益辩护。m·奥尔森把这类群体称为“忍气吞声的集团”,这样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