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折纸 课程纲要【适用年级】 二年级【总 课 时】 16 课时【课程类型】 选修课【课程简介】折纸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折纸的世界有着无穷的乐趣。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各种生动有趣的纸制品,走进纸的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二年级学生对折纸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接触过折纸,对简单的折纸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折纸符号和基本方法了解得还不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识图水平和动手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背景分析】折纸起源于中国,它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作品的艺术活动,是充满乐趣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制作各种生动有趣的纸制品,让学生走进折纸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1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养成细致、认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折纸世界的无穷乐趣,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折纸活动,使学生学会基本的折纸方法,初步学习看图折纸,并能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提高识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折纸方法同时,学会选纸和使用剪刀等工具。培养学生讲究卫生、节约用纸的习惯,初步具有变废为宝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折纸活动中,培养学生做事细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课程内容与实施】(一)课程内容:折纸与绘画、美术欣赏等课程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绘画为折纸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美术欣赏为折纸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折纸课教学要以绘画、美术欣赏为基础,并贯穿于折纸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相应的加工制作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及立体造型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2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二)教学实施原则:1.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 3.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评价活动/成绩评定】(一)发展原则。评价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尽可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二)自主原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