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A.严重型病人B. 男女人数必须相等C. 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D.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E. 非典型症状的病人典型症状的病人2. ID 是 EA.累积发病率B.归因危险度C.关联强度D.标化比E.发病密度3. 经过治疗后痊愈患者接受治疗患者的比例 EA. 复发率B. 缓解率C. 生存率D. 转移率E.治愈率4.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A. 全人类B.病人群体C. 一定范围的群体D.妇女群体E. 儿童5. 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CA. 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B. 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C. 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 偏倚少,结果可靠E. 适用于所有病的研究6.死亡指标指的是 DA. 死亡率B. 病死率C. 生存率D.以上都是E.罹患率7.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 CA.空白对照B.安慰剂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差额对照8.长期趋势又被称为 BA.长期遗传B.长期变异C.上升趋势D.下降趋势E.长期治疗9.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病人E.病原携带者10. 哪一年我国建立了全国疾病监测点检测系统 BA. 1985B. 1980C. 1975D. 1970E. 19901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AA.新发病例B. 自觉症状病例C.现患病例D. 已经愈合的病例E.潜伏期病例12. 对甲类传染病接触者所采取的措施是 BA. 留验B.医学观察C.应急接种D. 隔离E.生物研究13. 我国从 1979 年到 2010 年期间,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几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AA. 5B. 4C. 6D. 7E. 314.诊断试验的目的 CA. 区别无症状的早期病人B. 区别病人及健康人C. 区别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D. 区别青少年患者和老年人患者E. 区别有无家族遗传病史15.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C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物理消毒16.防止偏倚的方法 DA.排除、对照B. 对照、重复实验C. 类实验、随机试验D. 降低失访率、排除、提高实验对象临床依从性E. 建立长期联系17.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AA. 求同法B. 差异法C.同异并用法D. 共变法E. 差值法18.疾病的分布下列哪一项是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的总的概括 DA.发病水平B. 死亡率C.患病水平D.健康状况E. 出生率19.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