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年北京顺义)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 加入 AgNO3后,再加稀硝酸酸化,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 C 卜B.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 Cl2C.将 K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 HC1OD.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 Cl2答案 A2(2019・绍兴高三月考)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 B 为开关,如先打开 B,在 A 处通入干燥氯气,C 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 B 时,C 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 D 瓶中盛有的试剂是()答案 D3•某学生以铁丝和 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B.实验②、③得到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②〉③C.实验③得到的物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实验③反应制得的物质为纯净物答案 C4.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浓 H2SO4C.浓 NaOH 溶液B.石灰乳D.饱和 NaCl 溶液①^烧② FeCh 溶于水③ FeCh 浓溶液滴入沸水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渐增强D.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氯水的 pH答案 D5.(2018・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若关闭 I 阀,打开 II 阀,让氯气经过甲瓶后,再通入乙瓶,红色布条不褪色;若关闭 II 阀,打开 I 阀,再通入氯气,红色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 浓硫酸② NaOH 溶液③ KI 溶液④饱和 NaCl 溶液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 C6.向 NaBr、NaI 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A.NaClNaBrNaIB.NaClNaBrC.NaClNaI答案 C7.(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含 C 卜、Br-、I-的溶液,向试管A 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使溶液变为橙黄色;再将此溶液倒入试管 C 中,无明显现象。A、B、C 三支试管中所含有的离子依次是()A.I-、Br-、Cl-B.Br-、Cl-、I-答案 D8•向盛有 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①AgNO3溶液② NaOH 溶液③水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