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员在分子病理领域的作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丁伟分子病理目前可以分二大类:一类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上的(比如 her2 荧光原位杂交、显色原位杂交等)检测;另一类是建立在 PCR平台上的(比如测序、荧光定量 PCR 等)数据检测;报告有二种:一种仅仅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如 EGFR、K-ras 等)。另一种是检测数据用于病理诊断(比如软组织肿瘤、淋巴瘤等肿瘤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或 PCR 技术)。分子基因检测的归属争议很大:是在病理科做?还是在检验科做?药剂科以及各种实验室做?大家都在抢,为什么?因为大家看到了利益,看到了学科的发展。那么,病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优势在那里:1、样本的评估?2、有执业医生资格?很多病理医生都这么认为,其实这些其他学科都可能做到,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识别肿瘤细胞,懂得初级的病理诊断并不是难事,由于病理一直在强调样本的质量控制,检验人员也开始学习肿瘤诊断。而且我院检验的分子实验室连病理医师都有,很多检验、临床药理都有医师。那么我们病理如何才能把分子检测争回来?我们病理的真正优势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风险控制!由于血液检查每次送检的样本不一样,那怕某次的结果是错误的,也没有办法溯源,检验人员可以告诉患者基因发生了改变:上次检查血内还没有出现或现在血液内不存在了,所以检验的检查风险很小。而病理样本和血液样本不一样,病理样本具有朔源性: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好或者其他原因到其他医院治疗时,往往会拿原来的组织到别的医院重新进行基因检测,如果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如果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患者就可以告你耽误他的了治疗。分子基因检测任何一次的操作失误,以及试剂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实验方法不同,设备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而检验与病理唯一的不同是样本的选择和样本的制备(切白片):因为病理样本在病理科,这个工作只有在病理科才能完成。患者和检测单位根本不清楚你给的是那块,就是给错了你也不知道。切白片还会引发污染:我们往往给外单位切白片时,都是在切常规切片时切的,切片台上、毛笔都是蜡屑,展片水也不会很干净,还有切片刀、镊子,这些都不可能不存在污染。在常规病理切片时也经常会有污染,大多在显微镜下能够分辨出来;当与病史不符合时会重切,才避免了误诊,但也有少量的污染因为天衣无缝,也会产生误诊。如果病理科不开展基因检测(只是外送),不可能有专人负责这个工作,也不会有人去参加过专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