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讲解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讲解_第1页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讲解_第2页
声音的特性基础知识讲解_第3页
声音的特性(基础)撰稿:史会娜审稿:蒙阿妮【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要点梳理】要点一、音调的高低——频率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2.【高清课堂:《声音的特性》】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3)单位:赫兹(Hz)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4.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 20Hz 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叫超声波。要点诠释: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要点二、声音的强弱——响度1. 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3. 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如: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要点四、乐音和乐器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2.乐器可分为三类:(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钢长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