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爱他就认识他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由龙应台所著,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之间的通信合集,让我们看到两代人之间的相处,如何消除代沟。下面我带来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爱他就认识他。 20XX 年,也就是 14 年前,龙应台突然发现儿子“安安”不见了,站在面前的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对儿子时她不知如何开口,不知他在想什么、在乎什么,这是一个如此亲热又如此陌生的人。 爱不单单是心里的思念、言语的关怀、全力的付出,爱更多地是理解,懂才有爱,爱而不懂那是虚假的爱,那终归爱的是自己。 她强烈地要认识这个 18 岁的亲热陌生人。智慧的人,永远是不单有想法,更关键的是还有办法,而且是妙法。她请求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与她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不能半途而废。安德烈答应了。 就这样,从 20XX 年 5 月 12 日的第一封信,到 20XX 年 8 月 24 日的最后一封,历时3 年 3 个多月时间,母子 2 人书信往来共 36封,以专栏的方式刊载。这 36 封信影响了台湾、大陆以及国外许多的家庭,许多的父母,许多的儿女。因为两代人“亲而不懂”“爱而不知”的问题,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沟癌”一样,扩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体内,父母给钱、买房、赠车、送饭用各种方式表达“疼爱”也收效甚微,子女节日送礼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镜、防滑鞋、烟酒糖茶频繁表达“尊敬”也难暖爱子之心。这些东西,也就是当成与外人夸耀父母疼爱、子女孝顺的证物吧。聊以慰人!聊以欺心!恼怒、哀叹、自怜、无语、麻木……这个过程也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为什么呢?不懂,万物皆多;懂你,一笑足矣。 龙应台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真爱之窗,让我们明白爱是有境界、分层次的,世界一切的爱皆如此。36 封书信往来,母子以平等的身份、坦诚的心态、真挚的情感、独立的见解讨论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体、爱国、公民、权力、威权、自由、贫穷、资本、知识、文化等政治体制、价值体系的大问题,也有衣着、音乐、爱情、性爱、吸烟、喝酒等个人生活细节,凡是一个 18 岁-21 岁的青年应该有的问题这里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有问题,也有他们提出的答案。 安德烈:我要离开了(中学毕业),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 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 MM: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