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建筑文化讨论 四合院建筑形式 四合院建筑是北京的传统民居形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分析,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出现。其中“四合院”中的“四”就是指东、西、南、北四面,而“合”即包裹围合之意,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的中心庭院,这种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四合院院落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东、西、南、北各个房屋分别独立,北京四合院在空中俯视的时候像是四座小盒子围成的一个独立院落,因此,东西厢房、正房、倒座的建筑也是不连接的,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自元代正式建都于北京,大规模的建设都从都城兴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街区、衙署、胡同、坊巷同时出现了。自明清以来,四合院的居住形式基本形成,四合院虽经历沧桑,但其居住形式更受人们的喜爱,在不断完善下形成了我们今日所了解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特色,它之所以有名,还归结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经过了百年风雨沧桑的精心营造,北京四核院建筑无论从整体布局到内部结构、装饰特色都已形成了京都文化的地域特色。 目前,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北京特有的建筑特色,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坐北朝南而建,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的“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 3 正 2 耳 5 间,东、西房各 3 间,南屋不算大门 4 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 间。如以每间约 11~12 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为 200 平方米左右。四合院的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庭院是四合院的中心,可种植花草,摆放鱼缸,也是人们穿行、通风、采光、休息、纳凉、家务活动的场地。同时四合院又具有很强的私密性,是封闭的住宅形式,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就是自己的天地,所以非常适合居住。院内的四面房子都向庭院的方向开门,家人在此共享天伦,和和美美。中间庭院宽敞,居住者不仅有舒适的住房,私密的空间,还可以在此园林造景,植树栽花,尽享自然之趣。四合院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典型的地域特色风格,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其内部的雕饰图案也是以各种吉祥图腾为主,例如以雕刻寓意“福寿双全”的蝙蝠和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