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预防措施一.是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除交警部门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也应切实承担起交通安全宣贯教育的责任。因此,在新学期教学计划中各中小学校应加大交通安全宣贯教育内容的比例,尤其在各学校普遍进行开学典礼之时,应全面、系统、深化地进行交通安全宣贯教育。公安交警部门在主动深化基层,力求通过交通安全宣贯教育活动实现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的同时,应该积极向学校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材料,加强学校老师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专业培训。各级新闻媒体也应增加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的播放面,借以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舆论氛围,为中小学生打好交通安全“预防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提醒学生时刻遵守交通安全,时刻注意交通安全,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 二.是力争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主动配合。阶段性的专项教育和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还远远不够。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进展观,积极仔细地讨论解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强化大局观,细化制度措施,把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并付诸实施。 三.是警校协手配合,让学生体验交警工作。交警部门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知识讲座,让广阔中小学生参观交通事故图片展览、交通事故车辆残骸展、交通安全宣传光盘等,以有效增强他们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远离违章,各行其道、井井有条,使学生有责任维护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家长要自我约束,做到言传身教。家长要做好自我表率,带动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家长是一家之主,有很强的“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大人得来的。家长和大人超载,超速、不戴安全头盔、躲避交警检查、酒后、疲劳驾驶、飙车等等,都无形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要通过“五进”中的交通安全宣传“进家庭”,大力开展“大手拉小手,共走平安路”活动,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做好文明守法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孩子往正道上引。对子女要严加管教,不让未满 12 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街、上路和上学,同时要加强摩托车管理,切莫将机动车交给未成年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