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形式网络教育论文 一现行教育网站中交互设置的调研 为了提升课程网站和网络学习平台的交互功能,我们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51 个课程网站从交互维度上进行了统计,统计的数据包括:目标人群、交互类型、交互工具手段类型以及内容呈现方式。目标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小学、中学、大学、成人。对于数据缺失的记录都做删除处理。由此最终得到的小学数据表中的课程网站是 53 个,中学数据表的课程网站是65 个,大学数据表中的网络课程是 81 个,成人数据表中的网络课程是 103 个。下面针对最终得到的数据,在不同目标人群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其存在的交互性问题。 1 交互形式的完整性 交互形式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同伴沟通和师生沟通。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通常是指学习者阅读、分析学习内容,并且网站能够给予学习者关于学习内容的反馈信息的过程;同伴沟通则主要是通过论坛讨论来实现的;而师生沟通往往是通过学习者与老师之间进行视频交互、语音通话、文字沟通等方式实现的。具有两种交互形式的网站所占比例比较高,三种交互形式同时具备的课程网站却较少,数据计算得出中学课程网站中没有任何交互形式的占有%。由此可以得出,除了个别课程网站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交互的形式外,其他的课程网站大都考虑得比较多,但是这些考虑并不完整。 2 交互技术的丰富性 本次调研的交互工具手段包括咨询同伴,咨询老师,虚拟现实工具,链接外部资源,链接站内相关资源,实时数据收集和连接外部数据库。咨询同伴是指向其他学习者咨询;咨询老师是指向专家或老师咨询;虚拟现实工具是指可以在网站里面的软件虚拟环境中进行试验操作的工具;链接外部资源理解为可以链接到其他与该课程有关的网站;链接站内相关资源理解为可以链接到站内其它支持该学习的资源;实时数据收集就是实时跟踪和保存学习者的活动情况,当该学习者下次进入该网站的时候,可以查看自己以前的学习活动情况;连接外部数据库指从外部网站导入数据,即将其他网站的数据导入到该网站的数据库中,如可以将 QQ 空间中的照片导入到人人网中。小学课程网站中包含四种及四种以上交互工具手段的占%,中学课程网站占 32%,大学网络课程占%,成人课程网站占 40%。其中,小学所占的比例最低,原因可能是设计者考虑到小学生对课程网站的教学技术掌握能力有限,无法很顺畅地使用所有的教学技术。但是,小学阶段的学习者往往对有限的教学技术容易产生疲乏感,因而失去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