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爆破在矿山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炸药和起爆器材以及由它们组装成的爆炸装置都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因此,爆破器材在储存、运输、使用、退库的过程当中,假如违规违章作业,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具备破坏性大、政治影响大的特点,爆破发生的瞬间就易对周边的人员和设备造成直接损害和破坏,同时爆破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容易对人员产生危害。爆破事故主要原因为:⑴ 疏忽大意,爆破器材管理不严;⑵ 爆破作业前期准备工作、安全措施和安全警戒不到位,发生爆破事故;⑶ 违反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章程;⑷ 起爆方法操作失误或不当;⑸ 爆破器材的质量差,引起早爆、迟爆、盲炮;⑹ 安全距离不够;⑺ 爆破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2.应急组织和职责2.1 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当班班长(或段长)成员:班组成员2.2 应急指挥小组职责⑴ 编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演习,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⑵ 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公司领导指示并落实应急指令。⑶ 事故的发生后,负责现场急救工作的指挥和协调,协助事故处理和调查。⑷ 事故的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⑸ 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度情况。3.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⑴ 发生事故后,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应当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小组组长或单位领导报告。⑵ 指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⑶ 预案启动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实行积极措施保护和抢救伤员。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⑴ 当班人员或任何人员发现爆破事故,应把抢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切实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⑵ 抢救前组织人员要做好现场的通风、照明和现场的顶板边帮安全工作,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⑶ 救援时要安排人员对巷道顶板、支护、地压异常等现象进行监测、观察,发现危害救援人员安全等情况,立即撤出抢救队员。快速排除险情,对失稳巷道进行支护,在确保抢救队员安全的情况下,重新开始救援工作。⑷ 对独头巷道、独头采区发生的爆破损害事故,抢救前应采纳局部通风的方式,稀释该区域的炮烟浓度后,或使用防毒面具,方能进行抢救。⑸ 发现有人被矿石埋压时,应根据以下程序进行抢救:仔细观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