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要克服的不良心态有关专家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当中导致事故的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约占事故因素的 70%-75%。作业人员因一时疏忽或过失造成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应归咎于其作业时的心理状态。笔者根据自己的井下作业经验总结认为:井下安全生产必须克服以下不良心态。侥幸心态绝大多数违章操作的人员都有这种心态,他们不是不懂安全操作章程,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碰到难处理的安全隐患时萌发出“碰运气”的侥幸心理。假如一次过关,便助长了这种侥幸心态,以致养成不良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性违章必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惰性心态一部分作业人员希望在工作中尽量少付出,能省力就省力,能省时就省时,甚至有些人宁愿冒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例如装岩机换道,有的人为了省时省力,不是运用正确的方法,用一根枕木和两条活轨将换道的装岩机轮子慢慢引上轨道,而是用一根短轨硬顶,假如遇到巷道狭窄的情况,事故的偶然就变成了必定。还比如有些作业人员为了省时图快,让设备带“病”工作,导致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无所谓心态部分员工认为安全培训是“纸上谈兵”,工作时将安全操作章程抛之脑后,等到事故的发生后,才去“亡羊补牢”,但有时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要彻底落实好安全生产,必须多管齐下,克服员工作业时的不良心态。此外,企业还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危险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着手,把事故预防工作切实做到位,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