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中毒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井下作业中毒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进入地下管井作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事情常有耳闻,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对几起地下管井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供大家参考。事故原因多次事故的发生后,化验分析报告显示,化粪池内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氢、一氧化碳、沼气等。这里仅以硫化氢为例,对其性质和危害加以分析。硫化氢为无色,具备臭鸡蛋味,属二级毒物,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刺激作用明显。浓度越高,全身性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于接触湿润粘膜与钠离子形成的硫化钠引起的。硫化氢的全身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三价铁及二硫键起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首先受害。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样中毒。在城市地下,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大量污水管线,厂区、居民区等散布着成千上万的污水管井和化粪池,一些角落堆积着许多生活垃圾。由于污水和垃圾中富含大量蛋白质等有机物,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和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和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加之大部分污水管井、污水池是密闭的,空气不流通,有毒有害气体得不到散逸,长久集聚在井底、池内,致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当作业人员直接下到井中、池内管道内进行作业时,有毒有害气体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极易的导致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上述几起事故,就是高浓度的硫化氢吸入人体后,造成急性中毒而引起的。防范措施第一,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员工、居民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宣贯教育,让大家了解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危害,知道哪些地方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如何预防这些气体的危害,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第二,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地下管井疏通作业操作章程,为从事管井疏通作业人员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及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安全绳等;第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定期对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垃圾、粪便、纸浆等有机物,保持市容清洁,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防止有机物发酵后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第四,有关单位要配备快速气体检测仪,及时掌握污水池及地下管井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