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摘要: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成长速度迅猛。互联网金融起源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在中国的模式从本质上讲属于传统金融下适应新形势的金融生态产品,包括传统金融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最常见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针对这些新模式所产生的风险,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一、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随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日新月异的进展,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开启金融行业的新篇章。金融行业已经不再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为载体的形式,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多种新模式,包括传统金融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最常见和最热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进展趋势,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把控新局面,管理金融行业风险已经是金融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互联网金融在 20XX 年经历了最初的探究期之后,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众筹等互联网业务模式迅速发张,以余额宝为首的网络理财方式大量出现更是让人们对网络投资的热情倍增。互联网金融在带来普惠金融概念的同时还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与之相关的风险亦开始慢慢暴露。近年来也频繁出来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断倒闭以及“跑路”现象,给社会经济进展带来了大量风险和负面影响。近截止至 20XX 年 2 月,国内 P2P 网络借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额为 16086 亿元。20XX 年12 月初,北京 e 租宝网站被查出涉嫌违法经营活动。截止至 20XX 年 11 月 30 日,e租宝待收余额高达亿。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的进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借贷公司、非法集资等行为会使人混淆不清,让人难以进行分辨,使得广阔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根源 追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根源也是其模式的自身特点,即基于其依赖互联网产生的原因,因此具备相当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同时又不失传统金融的特征。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效应非常显著,如开发、平等、互动等明显的网络特点。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网络上的平台互动,使金融实现网络化、隐性化和去中介化。其次,互联网金融仍然保留传统金融行业的特点,核心依旧是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合同,实现资金跨期价值的转移,也符合金融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