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路径讨论 【摘要】 互联网金融虽然是一个新奇事物,但其进展速度很快,而相关监管制度和法律规制的滞后性导致其风险多发,市场乱象纷呈,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浅议了互联网金融的规制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制;风险 金融的主要作用从本质上来看就是配置时间、信用和风险这三类资源,帮助个人、企业甚至国家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但是在光芒背后隐含的却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因子。互联网金融不仅存在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还有独属于自身的风险因素,十三五期间正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金融在此前集中爆发了诸多问题,因而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一、讨论背景及意义 20XX 年央行等十部委出台文件进行了法律规范,指明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属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相融合的新领域。具体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支付、融通、投资、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正式合法化。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进展十分快速,并且在金融领域中逐步成为有力的补充,比如 P2P 网贷,截止 20XX 年底,全网平台数量 6635 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2307 家,问题平台 2456 家,此外还有作为观察的平台 1872 家,具体可参考第一网贷《20XX 年全国 P2P 网贷行业大数据报告》。又如众筹平台截止 20XX 年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 427 家,可参考界面新闻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及 20XX 年展望》。然而 20XX 年正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切实防控金融风险的关键时期,多部门联合出台系列办法改善互联网金融治理,防止监管套利,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包容有序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乱象纷呈,专项整治工作显然任重而道远,从这个角度来说,讨论关于互联网金融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十分紧迫。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讨论 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需要明确一定的逻辑,从互联网金融的进展来看,应遵循三个层面的逻辑,即创新逻辑、监管逻辑以及整治逻辑。对于创新逻辑来说主要是从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理解,监管逻辑则是平衡市场各方利益,而整治逻辑在于解决问题的机制和风险管理。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只有以创新逻辑为基础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管逻辑,并通过监管形成整治逻辑。简单来讲,整个风险规制的逻辑应是“治病救人”,最终目的是要保护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可持续进展。所以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上述三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