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培训策略在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也是专职老师和兼职老师互动合作集中的课程。专兼职老师各自独有优势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实现分工合作,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双方优势这种互动培训包括教学经验缺乏的兼职老师、实践和沟通能力困难的专职老师以及自愿合作的资深老师,其目的在于促进老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互动培训;德育教学;同侪 1 讨论问题的背景和讨论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也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德育人才的重任,这一特色从思政课的课程设计就能证明。20XX 年 12 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思政课由原来各省独立设置教材改为全国通用教材,以期体现教育教学的严肃仔细性。在教材统一使用的视角下,将思政课理论教学纳入全国德育教育的大的背景和视野下以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设置。思政课担负着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与新型道德践行公民的重任,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思政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挑战与压力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进展,中国已经成功实现由“挨饿”向物质富裕的阶段转变。对于 90 后在校大学生而言,经济高速进展带来的政治理念的淡漠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此外,随着新型网络技术迅速进展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符号化”消费成为青年一代文化认同的代言词思政课或者德育等同于无用,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如何将思政课理论讲解深化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是老师面临的问题,化解各种误解或者消极因素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也是教学改革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此外,手机网络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也在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且由于思政课学生数量较多,老师管理不易,部分出现了老师上课“自说自话”;学生在课上“自娱自乐”的局面。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进展和科技便利带来的不可回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课程消极因素对于老师和学生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老师在理论课教学中缺乏积极性,学生也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出现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影响到国家德育教育要求的本质,也最终影响到社会德育素养的提升,进而损害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自豪感。因此,如何避开由于工作压力和认同感缺失而产生的厌倦感甚至出现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积极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就成为各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