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环境工程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互动式教学各种方法运用于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中,形成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 20XX 年 8月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一门超越污染介质的界限,从理论上系统、深化地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原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全国各高校环境专业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都非常重视,《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育。《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抽象、概念众多、公式繁杂、原理偏难,多数同学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接受程度不高。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本文旨在针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将互动式教学的各种方法灵活运用,真正调动课堂气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互动式教学概述 目前,互动式教学的定义很多,概况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纳多种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师生平等相处 互动式教学由传统的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老师和学生并重,学生变成了教学过程的主体,老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因此,要求老师要放下权威,充分提供民主式的环境,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成为教学过程的活动主体。 (二)老师主导作用 以前期实践经验来看,学生的参加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从问题的设计、提出到讨论,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适时适当指导。首先,题目要富有启发性,目的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探究过程中,老师要耐心仔细听取,当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结论错误时,老师要适时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努力;探究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及时总结明确给出结论,使学生收获有价值的知识。 (三)多边双向互动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