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乙烯,丙烯职业中毒的防治与预防二甲基甲酰胺[接触机会]主要有合成橡胶、丁二烯装置及其辅助生产人员和有关贮运、采样、分析人员接触。[理化特性]无色带有鱼腥味的液体。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毒 性]属低毒类。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肝、肾有损害。能经皮肤吸收。[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引起严重刺激症状,全身痉挛,痛苦性便秘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尚可引起肝脏损害。皮肤吸收中毒除中毒症状外,还有玷污部位的麻木灼痛伴皮肤损害。2、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外,尚有胸闷、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胃痛、便秘、肝大和肝功能变化。[防 治]1.生产过程尽可能密闭化,加强局部吸风及废气回收。2.设备维修时,合理使用防毒面具及皮肤的防护。3.避开与浓碱液接触,以免产生另一毒物:二甲胺。4.上岗之前体检及定期体检,有肝肾器质性病变者不宜从 “5 事接触二甲基甲酰胺作业。 、 ’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 TWA:20 mg/m3、STEL:40 mg/m3乙烯[接触机会]主要有裂解、高压聚乙烯、全密度聚乙烯车间及其辅助生产人员和有关贮运、采样、分析人员接触。[理化特性]常温下为五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几乎不溶十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燃,燃烧时的火焰些甲烷光亮,化学性质活泼。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毒 性]属低毒类。具备较强的麻醉作用。[临床表现]皮肤接触液态乙烯能发生冻伤。接触 37.5%乙烯的空气,15 分钟可引起明显记忆障碍,含 50%乙烯的空气,使乙烯含氧量降至 10%引起人意识丧失,含氧 8%时可因窒息快速死亡。长期接触乙烯,常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注意力 Z 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职业病防治急性吸人中毒时与一般麻醉性气体急救原则相同。1.特别注意阀门和管道的密闭,采纳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乙烯扩散、稀释。2.贮放乙烯的钢瓶应加强保管和定期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预防皮肤及眼接触压缩性气体。国内外未制定车间空气乙烯标准。丙烯[接触机会]主要有裂解、聚丙烯车间及其辅助生产和有关贮运、采样、分析人员接触。[理化特性]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甜味的气体。易燃。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毒 性]属低毒类。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仅在极高浓度时有生理影响,对皮肤无刺激。直接接触液化产品可引起灼伤。[临床表现]人接触 6.4%浓度,历时 2.2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