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章管理制度一、为了强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落实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检查、治理和上报的责任,为公司生产经营制造良好的安全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项制度。二、安全事故隐患定义和分类(一) 安全事故隐患的定义可导致事故的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二)安全事故隐患的分类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事故隐患的分类。安全事故隐患依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四级: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2、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3、较大事故,是指可能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4、一般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隐患。三、 排查和治理(一)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1、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公司每月检查 1 次,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日常实行不定期检查,对所有施工场地进行巡检,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项目公司、专业公司每半月检查 1 次。项目部要做到每周进行巡检。2、配合上级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检查。3、排查形式:常规排查、季节性排查、节假日排查及专业性排查。(二) 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1、查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2、查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点管理部位的控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3、查安全教育情况,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4、查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情况。5、查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情况。6、查隐患整改资金的落实情况。7、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三)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公司、项目公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