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1、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强化干部走动管理、全员安全确认为核心的实时隐患排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2、排查方式:基层单位自我检查、矿职能科室每日走动巡检、矿职能科室每旬专项检查、及矿长组织联合全面隐患排查。(1)各基层单位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全等人员进行巡检;每一名岗位作业人员在开始作业前对本岗位危险因素进行 1 次安全确认,岗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当中随时排查安全事故隐患。(2)基层单位要每天安排管理、技术以班组长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升井后填写到本队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台账中。(3)安检科、每天安排人员对作业区域进行走动巡检,安监处管理人员每天升井后填写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并跟踪整改完成。(4)安监、生产、机电、通风、地测、调度等各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 1 次全面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检查要详细记录,并跟踪整改。完成后报安检科备案。(5)矿长每月组织 1 次安监、生产、机电、通风、地测科、调度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检查完毕详细记录,并跟踪整改。(6)排查过程当中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3、 隐患排查内容:(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规程、措施在现场的执行情况,规章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员工按章操作和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情况,特别工种的持证上岗情况,基层单位领导跟班指挥生产及安监员的上岗情况,在岗员工的应知应会情况等。(2)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工作现场的安全情况,机电运输设备、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各种保护装置的安全情况,顶板管理、防治水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3)管理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方法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管理松懈。4、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