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1.方针与原则反映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善的思想。2.应急策划(1)危险分析:目的是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a.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b.城市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d.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e.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2)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排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a.城市的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c.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通过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3)法律法规要求:排列出国家、省、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3.应急准备(1)机构与职责: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应 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及联络方式。(2)应急资源: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组建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要的消防手段、各种救援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3)教育、训练与演习:对公众的日常教育作出规定,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险源周边的人群,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预案演习包括桌面演习和实战模拟演习。(4)互助协议:与邻近的城市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并仔细做好相应的安排,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