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观察微软案例的一个理论框架 内容提要:本文对新经济的考察以信息资源本质作为基点,并由此逻辑地导出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定律。这一定律在标准化的约束下导致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正是由于传统经济理论对新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微软一案才出现较大的争议。微软案例表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是无法通过企业拆分手段来消除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对微软一案的裁决恰好与本文的结论不谋而合。 一、引言20 世纪末期,经济学界最令人激动的词汇大概要算“新经济”了。可是新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换言之,新经济究竟“新”在何处?这是涉及该领域的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全部理论框架赖以建立的基点。众所周知,我们可以把现实经济运动分为实体经济(real economy)运动和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运动。一般来说,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表现为某种价值的衍生形态。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价值运动的跟进和价值形态的演进,各种价值演进形态不断出现,由一般的货币形态最终产生出价值运动的虚拟形态——股票、期货、期权等实体经济价值运动的衍生形态。本文之所以将实体经济价值运动的衍生形态称为虚拟经济,是因为二者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并非总是一致的,虚拟经济有时会背离实体经济,产生经济泡沫。现在,网络经济的发展又在实体经济的范围内推动了另一对经济关系的出现,使我们可以把实体经济进一步划分为实物经济(material economy)与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这里的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 也可翻译成网络经济)和上面所讲的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的涵义完全不同,它属于实体经济范畴,也是一种现实经济运动,一般是指新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概念。这些词汇所指的都是同一客体,只不过翻译和称呼不同而已。就此来说,新经济主要指的应是以信息作为主要资源标志的经济活动部分。和实物经济一样,新经济也有股票价格等虚拟经济形式。目前人们所谈论的一些新经济概念并没有从资源特点的角度进行区分,而仅仅从它的作用的角度来定性。譬如,有一种观点就是依据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和无通货膨胀等特征来定性新经济的。其实,新经济在初期呈现出来的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不能证明它会永远如此,近几个月来美国新经济的下滑就说明了这一点。用一种现象来说明另一种现象是违反科学常识的。即使新经济表现得十分出色,它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