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的类型、基本任务及实施过程1.演习的类型 (1)桌面演习 桌面演习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根据应急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探讨紧急情况时应实行的行动。这种口头演习一般在会议室内进行,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事后实行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习活动和提出有关改善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为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做准备。 (2)功能演习 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进行的演习活动,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进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习,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演习完成后,除实行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当地提交有关演习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善建议。 (3)全面演习 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转的能力和相互协调的能力,一般持续几个小时,实行交互式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习。 演习完成后,除实行口头评论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2.演习的基本任务 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 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 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 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 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3.演习的实施过程 综合性应急演习的过程可划分为演习准备、演习实施和演习总结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如图 5-3 所示。 建立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应急演习策划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演习工作的关键。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加演习方案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