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可预防性理论根据事故特性的讨论分析,可认识到如下事故性质: 事故的因果性:工业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事故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当中,应弄清事故的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到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防范。 事故的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是偶然的。这说明事故的预防具备一定的难度。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的发生的规律性。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的意义。 事故的埋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状况。但是事故的发生之前有一段埋伏期。在事故的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具备危险性。假如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如麻痹大意,就是忽视了事故的埋伏性,这是工业生产中的思想隐患,是应予克服的。掌握了事故埋伏性对有效预防事故起到关键作用。 事故的可预防性: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认识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念,防止事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