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讨论 一、事业单位与被投资控制企业财务报表合并基本范围及要求 事业单位与被投资控制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范围为直接拥有其 50%及以上权益性资本投资的被投资企业,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两大板块。在对事业单位及其被投资控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根据 20XX 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准则进行同时要关注会计相关性,充分顾及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此为事业单位及其被投资控制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基本要求。若报表使用者要求了解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经营状况的全貌,那么假如事业单位没有实际控制被投资企业,那么也应当从会计需求出发,对报表进行合并,同时应把其他股东视为少数股东权益,确保将事业单位为父节点,对外股权投资的成本与合并后报表的实收资本保持完全一致。例如,假设家事业单位分别以 450 万元、90%股权,100万元、20%股权投资给丙、乙公司,其他股东投资 400 万元、80%股权投给乙公司,乙公司以 300 万元、100%股权,50 万元、10%股权分别投资丁公司、丙公司。那么从企业间结构上看,若甲事业单位不将乙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则以父节点汇总形成的合并资产负债表职能反映 450 万元的实收资本;若将只占 20%的乙公司、同时将其他股东的 400 万元、80%权益作为少数股东权益,那么根据父节点汇总合并的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 550 万元的实收资本,刚好与事业单位投资的初始成本 550 万元对等。从会计相关性来看,这样的合并方式正好符合相关者需求及利益主体利益,从会计专业角度来看,其合并范围也是具备高度一致性的,乙公司的其他股东也确实为少数股东。 二、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已经转变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核算体制,收支业务管理也已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从会计相关性、使用者需求与准则要求出发,这样的方式突出了资产计价及入账、虚提折旧及摊销等问题,这些都为以上文所介绍的合并范围及基本要求相符。以下从新准则提出的新思路,具体分析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行性。 新制度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方法高度趋同 本文关注点为事业单位及其被投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从经营性业务角度出发,新制度提出的会计政策、期间、资产计价等方面都与企业基本一致,这就为事业单位及其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合并提供了必要且有效的前提。首先,新制度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