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企业改制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企业改制工作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阔企业干部职工,抓住涉及企业生存和进展的产权制度这一关键问题,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打一场企业改制攻坚战,实现县域经济的重大突破。刚才,康明同志就为什么要改制,怎么改制,如何搞好改制,做了很好的报告,希望大家深刻领悟,精心部署,仔细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高度统一思想 企业改制,就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将企业传统的工厂制改为法律规范的公司制,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治理法人化。推动企业改制,是振兴我县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县属企业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过往以来,尤其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县工业企业对于促进就业、促进财政增收和职工增收、繁荣县域经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广阔职工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样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县工业生产逐渐走入低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境十分艰难,大多难以为继。根本原因在哪里?在体制。很显然,不管是国有工商业企业,还是乡镇集体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进展,抢占市场制高点,老办法老套路已经不管用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制。我在新宁工作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新宁县原经委主任陈昌泉同志在担任县瓷厂厂长时,事业心相当强,能力不错,魄力很足,作风也很好,但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产值难增加,效益上不来,工人不服管。1998 年,新加坡一个老板买下了新宁瓷厂,更名为欧与美陶瓷有限公司,仍然请陈昌泉担任经理,负责生产经营。结果只用了一年时间,生产线由原来的两条一下子增加到 8 条线,产值突破 20XX 万元,是原来的3 倍,效益非常好,工人服服贴贴。同一个厂,同一个人管理,为什么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体制。体制改了就出活力、出效益。企业改制,上面喊了很多年了,外地也早就动起来了,并已取得成功,尝到了甜头。但我县企业改制一直步履艰难陷于僵局,不是改制对我们不适用,而是我们主观没努力,力度不到位,尤其是思想认识偏差太大。分析个中原因,至少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怕”的问题。“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怕乱、怕难、怕亏。一是怕乱。有些领导、有些部门片面地认为改制就是捅“马蜂窝”、捅漏子,是自己给自己添乱找麻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