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进展,我办党支部对**乡茶叶产业进行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乡概况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地处县境北部,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相接,西与者太乡毗邻。总面积 397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1915 米、最大海拔698 米、平均海拔 1306 米,年平均气温 17.9℃,年平均降雨量为 1250 毫米。 全乡辖**、普盆、普龙、叮当、者戛、石尧、同剪、坝庄8 个村委会,124 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 6715 户 31326 人,其中农业人口 30969 人,少数民族人口 28806 人,占人口总数的 92﹪。 XX 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 6862 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 5006 万元,农民人均有粮 313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1188元。财政收入 30 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131.6 万元。 “十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十五”规划的经济进展格局,结合**的乡情,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进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努力把茶叶、八角、甘蔗三大产业建设为全乡的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个产业已形成规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乡的进展后劲。 二、**乡茶叶进展的基本情况 (一)**乡茶叶进展历史沿革 据“广南府志”记载:1825 年。在**村寨旁,距九龙山四十余公里,其地产茶叶味绝美,说明广南茶叶始于清朝后期。另据《广南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建国初期,**茶种植面积为 1696 亩,年产量 3 万公斤,收入 2.5 万元。 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致、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进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进展,已培育成**的支柱产业。 (二)**茶叶产业进展的现状 1989 年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乡广阔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