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辞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结构说明: 1、 演讲辞的定义及特点: 演讲辞(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旨在传播知识、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一般来讲,它的体裁是议论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有强烈的对象性和现场感。要弄清听众的身份,分清演讲的场合,研究听众的心理,要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演讲时间有限,所以内容需要单刀直入,高度凝练。中心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最后,演讲辞要富有感情,具有吸引力、号召力、感染力。演讲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真挚,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现方式触动听众的心灵,鼓舞听众的情绪,唤起听众的共鸣。2、单元构成说明:此单元设计是把人教必修二阅读鉴赏·第四单元演讲辞和表达交流中的演讲专题进行整合,读写结合,说写结合,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经典演讲辞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并学以致用,学会写演讲辞,能够演讲。人教必修二第四单元的演讲辞单元是由三篇文章构成: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三篇演讲辞从内容上来说各有侧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伊始,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约法三章,层层深入,意在为北大树立新的学风、校风。《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领袖、民权运动发起人马丁·路德金在 25 万人的盛大集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说。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表达出了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段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这三篇演讲辞从风格上来说,也各具特色。第一篇心平气和,诚挚恳切,对青年学子们进行谆谆教诲;第二篇慷慨激昂,热烈奔放,号召黑人起来以非暴力形式展开争取自由与平等权利的斗争;第三篇高屋建瓴、深刻透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悼念之情。在了解演讲辞不同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表达交流”中设置的演讲这一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会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