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 20XX 字 4 篇 乌合之众这本书大家都看过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书,其中讲述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下面的乌合之众读后感 20XX 字范文大家一起看吧! 01 勒庞的《乌合之众》,原著写于 100多年前,至于我读的这本,大概已是二十版之后的译作了,一本心理学的入门书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不得不让人惊叹。 不算厚的一本书,却整整看了四五天,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这是本只有结论的书,一个接一个的推断式论点加上论据,尤其是读到后期才发现,所有的论点总结起来其实都是同一句话:群体就是一群弱智、易怒、盲目服从的原始人组成的乌合之众!读到多了也实在颇无趣,嗯,有益入睡。 说的刻薄了些,但这本书能长存到现在也自有他的道理,虽然是 18 世纪的作者,书中例子只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为例,但很多的群体现象,放诸现代社会仍时有可见,尤其是书中对偶像崇拜、基础教育、议会和选举等特别的群体现象,用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有些观念确实发人深省。 试摘抄若干笔记如下: 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逝,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于同一件事。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人民群众”,以强调我们在智力上所占据到的优势,但事实的真相却是,“人民群众”绝不比任何一个人更聪慧,反倒是他们的愚蠢是有目共睹的。 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的行为时就表现得理直气壮。 群体是无名氏! 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 于是,曾经牢固的约束于一个人的责任感就会荡然无存,而群体得到的,是最为原始的本能表达与宣泄。 群体中的个人行为表现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是自我人格消逝; 第二,是无意识人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是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一个方向; 第四,是暗示的观念具有即刻转化为行动的冲动。 数量就是真理——当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融入其中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天然正确与合法,并意识到这种群体的绝对数量给予他的力量。 群体埋葬了所有的怀疑精神与独立意识,他们只臣服于激烈的言辞、虚假的形象! 正因为如此,群体才会为自己创立偶像,塑造英雄。 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支配着人们头脑的大人物,如今已经不再设立圣坛,但是他们还有雕像,或者他们的赞美者手里有他们的画像。以他们为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