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为何总是不慎?

为何总是不慎?_第1页
为何总是不慎?_第2页
为何总是不慎?上周连续发生工人在操作过程当中触电导致伤亡的安全事故,在媒体的报道中都不约而同出现了“不慎”的字样。回顾几年来有关各种大小事故的政府公文以及相关报道中,“不慎”似乎成了一种伤亡事故的发生的合理解释。事实果真如此吗?回顾两起事故,我们可得到一些答案。10 月 22 日,海南三亚市澄迈县琼城汽车修理部,在对中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海南分公司的一辆天然气气罐车进行维修时,一名修理工由于缺氧倒在罐内,其他人在施救过程当中,不慎碰到气罐上方的380V 电线,引爆气罐内残留的液化气,造成 3 人死亡,5 人受伤。修理过程当中,修理工个人没有做好准备,就匆忙进罐维修,明显属于没有维修气罐车的经验;其他人施救又“不慎”碰到电线引发爆炸发生,表明维修部是在手忙脚乱的营救过程当中,导致悲剧的发生。一切都清楚反映出,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维修部都没有面对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和应对安全事故的技能。从这个角度看,因施工事故造成的死伤,倒是偶然中的必定。偶然,只是轮到修理工张三还是李四进罐维修,从而不幸遇难;必定,不能够居安思危,不能在平常做好安全教育以及安全预案等项工作,事故迟早要发生。10 月 24 日,上海铁路局装卸总公司芜湖分公司马鞍山市当涂站货场,装卸人员在移动皮带运输机过程当中,不慎碰到上方的高压线,造成 3 人触电死亡,1 人受伤。在装卸人员专心致志移动皮带运输机之前,估量他们也没有想到搬运过程当中埋伏着危险。结果他们恰恰就赶上了,转瞬间就发生了阴阳两隔的安全事故。两起看似“不慎”引发的安全事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事故都是在看似毫无危险的施工操作中发生?为什么没有在施工之前对潜在的危险做出及时推断并努力消除?为什么海南气罐车事故的发生后,抢救并不得力,进而引发了更大的伤亡?面对事故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有关单位与部门在总结时仅以“不慎”作为结论,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在“不慎”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遇难工人主观上并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客观上也不具备安全操作技术;进一步深挖,上述工人的悲剧恰恰反映了,相关单位在安全生产环节上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缺乏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育与教育,在追查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机制层面存在严重缺失。“不慎”作为一种搪塞之辞,可以在躲避追究责任之际,发挥一时之效,但是相关单位与部门假如不能从这些事故中立即警醒,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行措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