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长期坚持一件事呢 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长期的坚持去做一件事很难,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长期的去坚持做一件事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大家一起随我来看一下吧。 写在前面的话: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给自己制定了一堆计划,跑步、学英语、减肥、读书......可是每次总是半途而废?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苦恼,每次信心满满地开始,可到了执行阶段却一直不放手去做,于是你的工作生活一直没有什么成效,该宅宅,依旧虚度了很多光阴? 理论上,你明明可以变得更好更优秀,但不知为何,一到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懒惰与拖延将你死死捆住,让你动弹不得? ...... 行动力这件事情,到底有多难? 我们又该如何训练自己的行动力,从而改变不如意的现状呢? 一、“怎么办?我觉得自己就快要成为‘积极废人’了!” 咨询者桃子(化名)最近好不苦恼。 事情是这样的。 去年上半年,桃子来我这里咨询,最终我们探究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职业进展方向,桃子也深感快乐,觉得眼前一亮,突然有了努力的方向。 然而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桃子发现自己一项都没有去做,她的境遇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她再次找到了我。 “晓璃老师,你说我该不会是‘积极废人’吧?”桃子睁大双眼惊恐地问道。 “哦?你从哪儿看到的这个词语?”我问。 “有一回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说‘积极废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我感觉说的就是我啊?晓璃老师,实不相瞒,上次咨询后,你在发给我的报告里列出了很多行动方面的建议,但我却没有照着做。倒不是我不想做,就是不知为何,做着做着突然又发现自己动力不够了......这到底该怎么办呢?”桃子叹了口气。 我知道,桃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不论是在我们回访中还是在我们的后台,都会有很多朋友和桃子有着类似的困惑,他们的诉求都是一样:“道理我都懂,可自己依旧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真正摆脱这种无力感呢?” 二、被误解的行动力:它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机制的结果 多数人包括我之前也会认为,行动力归行动力、能力归能力,似乎只要我们想做一件事,就能付诸行动。 可后来随着职业咨询案例的累积才发现,行动力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也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做就一定能付诸行动的,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行动力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机制的结果。 我这里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咨询者,由于从小到大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