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有生之年,幸好读到) 人们对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下面的这篇文章是我带来的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都可以来看看,信任你会有收获!!! - 01 - 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人们关于临终的认识普遍有很多误区,应该好好普及,不要给亲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一个遭遇车祸的 22 岁男性被送进了监护室,此时的他生命垂危,几乎不能说话。 然后,在长达 3 个小时的时间里,医院不允许家人进入病房看望这个随时会告辞人生的亲人,在随后的时间里,也只允许一个亲人每隔 2 小时进去看望 5 分钟。 在漫长的等待中,沮丧的女友只好回家了,父母也抵不住身心疲乏睡着了,直到护士通知他们病人已身亡时才惊醒过来。 由于痛惜没能在最后时刻与亲人见上一面,说上几句告辞的话,家属的悲痛突然升温……这还算不上残忍。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 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另一个极端是治疗不足,也就是说,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脱。 那么,生命在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一个人在临近死亡时,体内出现了什么变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给生命以舒适、宁静甚至漂亮的终结? - 02 - 临终期一般为 10-14 天(有时候可以短到 24 小时)。在这一阶段,医生的工作应该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减轻痛苦”。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摸上去凉凉的。 你不要以为病人是因为冷,需要加盖被褥以保温。相反,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加盖一点点重量的被褥,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觉得无法忍受。 呼吸衰竭使临终病人喘气困难,给予氧气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们已失去了利用氧气的能力,此时给他们供氧无法减轻这种“呼吸饥饿”。 正确的做法是: 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吗啡或其他有类似鸦片制剂的合成麻醉剂是减轻病人喘气困难和焦虑的最好办法。 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到用胃管喂食物和水,但濒死的人常常不会感到饥饿。 相反,脱水的缺乏营养的状态造成血液内的酮体积聚,从而产生一种止痛药的效应,使病人有一种异常欢欣感。 这时即使给病人灌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