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战略与组织文化建设一、CIS、企业形象与品牌引子:企业识别 vs.品牌识别1、形象力——企业力的新要素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商品力:指企业通过产品质量、价格、设计、多样化等表现出的实力。销售力:体现在营业服务网、商品供应系统、促销工作和营业员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实力。形象力:表现为知名度、好感度和信赖度。2、企业形象是什么?社会公众基于直接或间接的自身利益,经过对企业各种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对企业实态的整体性认识和评价。特性:主观性、概括性和整体性、可传播性、个别性与共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3、企业形象的功能(1). 心理功能:对该企业及产品偏爱和更高的评价对该企业的忠诚和认牌购买的行为倾向具有一定的防御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市场营销功能:有效促进企业的营销业绩;企业形象与销售额之间的正相关。4、CI 的由来1956 年,小托马斯继任 IBM 总裁。就公司的特性形象请教工业设计大师艾略特.诺伊斯。诺伊斯:必须有意识地在公众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志。5、CI 在全球的发展60 年代,欧美。如 Coca Cola70 年代,日本。如马自达、大荣百货、日本第一劝业银行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台湾地区和韩国80 年代末,中国大陆。如:太阳神6、企业识别的几种学说(1). 视觉设计说——五六十年代标志着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质量、价格等硬件竞争转入了非价格、非产品等的软件竞争。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思路和眼界,具有重要意义。局限是把企业识别归结于简单的视觉设计。 (2). 行为表现说强调过程,把重点放在企业行为的调整和改革上。基本思想: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价值准则、风格、个性及企业内外环境沟通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及行为方式。 (3). 战略管理说:从企业对外界特别是市场适应的角度来解释企业识别。社会现实:竞争、消费者细分、定位理论企业的市场定位及战略发展规划是企业识别的本质 (4). 企业识别系统:(日)中西元男等,系统论的观点企业识别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三个子系统: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企业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图(例) 三个子系统各自包含的内容7、不同类型的 CI 模式(1). 美国式 CI:偏向市场营销,竞争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与全体运用项目的统一规划,即“VI 型 CI”。(2). 日本式 CI:偏重于 MI、VI 的企业文化型 CI。日本的民族性与价值观;二战后日本的劳工制度——企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