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培训学习心得感悟 在这一次的培训中,不仅明白了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在科研中感悟到了团队的力量,只有发挥好自己的工作,凝聚团队的向心力,才能做好工作。下面是我带来的临床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培训学习心得感悟,快来看一看吧。 护理部派我到北医三院参加临床护理科研研讨班,培训班学习感悟如下: 开幕式上,**、**主任给学员讲述科研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如何利用科研思路解决临床问题,帮助学员打破对护理科研的恐惧感。 护士们要打破一些固定思维,例如:我不会做讨论,我没学过怎么写论文,科研这种事情有人做就行了,我可以不写。但是谁也不是刚生下来就会用筷子,几乎所有的技能都是经过实践来掌握的。说没时间?NO,其实是我们浪费了太多可以让自己变得有价值的时间。我们在手机上刷抖音、吃鸡,可能觉得当时很有意思,但是这些又能留下什么?假如利用时间做一些讨论或者写论文,虽然枯燥,可是这件事情可能使很多人受益,这是在做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护士来说,只会技术性的操作,那她就只是护士,很多年之后会变成老护士,但是假如她又有技术又搞科研,那就厉害了,多年之后她是一名护理专家。其实从老护士到护理专家,跨过那简单的一步就行,就是去做讨论。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做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的是一个团队。因为一项讨论不是只一个人就能完成,团队里的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角色,而且有自己拿手的技术,例如:文献搜索、英文文献阅读提取、文献管理、数据收集、与患者的沟通沟通、数据分析、论文整合等等,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优点、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一个讨论专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支持着她。 这次培训班在北医三院开展,我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科研力量。每一位主持的护士长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5-10篇以上,甚至发 SCI 的人都有很多。他们都是科研的骨干力量,不仅有科研才能还很有口才,整个主持过程落落大方、妙语连珠。她们是这个科研团队的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我私下里和她们沟通,发现她们每一个人都很有紧迫感,觉得一天不学习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我深受感触!要加紧学习,不断前进。 患者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很多大医院科研的开展依托着患者信息化管理,例如:北医三院护理部苏春燕老师的临床护理科研实践分享,她的论文:行为改变分阶段理论模式在 59 例腹膜透析病人容量控制中的应用,就把北医三院强大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