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生安全教育论文 一、新生安全教育忽略的环节与解决方案 笔者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中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学时,已经成为了每年入学教育的重要模块之一,随着平安校园建设的推动,各职业院校也普遍将安全教育工作摆到了首要位置。但为何屡屡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效果?通过剖析细节,我们忽略的环节如下; 1、忽略年龄偏低、新生难以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入学新生往往因其独自成长的家庭环境,在理解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身心进展不够完善由于新生在以往生活中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故接触外界社会较少,思想普遍也较为幼稚,更缺乏对自身行为所造成后果的必要认识。并且新生入学所学习的安全知识教材内容与老师口述案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安全事故所造成惨痛后果理解不够深刻、不够震撼。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在新生入学安全教育中,应适度加重事故案例惨痛后果展示的教学内容,以震撼学生心灵、纠正幼稚莽撞的行为。并且还应适度增加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量刑原则的说明,以使学生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律意识。 2、忽略实践育人,新生难以运用知识应对险情 新生在初入校园时,往往存在一个心理过渡期。他们刚刚离开升学压力的中学课堂,获得了更多生活与行为的自主权,父母对其学习督促也大多宽松了一些大多数新生都会渡过一个从无所适从,到自我调整、自理自律的短临时期。那么这段时间内,假如老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只停留在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的讲授形式上新生们在学习思维的惯性中,很难将安全教育与之前接受的中学理论知识教育区分开来,将会形成以下的印象:安全知识教育=父母说教=中学式的课堂学习。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新生在入学身心过渡期内,产生该思维惯性是不堪设想的,成学生因就是老师没有在安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使孩子们在心理上没有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指导课程与不久前接受的文化课程单独区分开来。这种情况将导致新生在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安全实践之间的转变进展缓慢,甚至走入学习误区、面对险情手足无措。我们应创新安全知识的课堂实践内容,多设计安全教育的活动形式,在“实践育人”这个主题上做功夫。 3、忽略非智力因素,新生难以养成安全意识与习惯 笔者在与广阔同仁的沟通中,安保人员、任课老师、班主任提到中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都深感焦虑与无奈。新生无论在校园生活、宿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