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叙事治疗学习培训心得 中美家庭叙事治疗你学习了吗?这其中的精髓是什么?主要的技术是什么呢?下面的这篇中美家庭叙事治疗学习培训心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叙事家庭治疗有其独特的世界观——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是叙事治疗的核心观,就这一部分的人性哲学观,在咨访开始,合作性的治疗关系的基调设定就非常关键,也蛮考验咨询师的个人修为的——“我”是以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我”怎样看待我的来访者,“我”如何看待来访者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些自我“拷问”的问题,会有助于自己发现更多的视角来看面前的“来访者”。而家庭治疗的框架下,叙事治疗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它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它是如何起到“治疗”作用的,这些问题,说实话,依旧有点云山雾罩,三天课程,让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了解了一点儿,但好像又什么也没懂?”,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使得我有了更多的动力,去了解它,学习它。 我进一步体会到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可能恰恰是:我如何看待超出我了解的治疗流派之外的“东西”,当我察觉到这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一直以来试着做到一个“空容器”—允许自己不懂,允许它们“丢”进这个容器,带着觉察来体会,它在哪一个“点”上会撞击到我。我试着说说我从中收获了什么,我又看到了什么~ 叙事家庭治疗是咨询师通过倾听来访者家庭成员的“故事”,通过来访者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到来访者的“问题”中未曾注意到的信息而使问题“外化”,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探究“问题”之外的积极视角并进展偏好故事重构自己的故事脚本而是来访者产生内在力量的过程。观摩老师模拟练习的整个过程,总有一种神不知鬼不觉,浑然天成的感觉,好像在不知不觉的进程中,来访者看待自己问题的角度就是变了!这种奇妙,的确会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而课后跟小组同学分享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说不适应也好,疑惑也好,同学表示,在受训精神分析理论下,无法接受一个流派不强调来访者去谈!感!受 !可见,对同学的冲击力蛮大的。这可能就是哲学观的治疗流派的特点? “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当咨询师将来访者的内心“心理问题”外化成标签——即,将人与问题分开,去掉人身上的“标签”,还原问题,针对问题去工作,还原人的内在本质,人的内在会重新被认可并绽放光芒,从而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对语言的重新认识,是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即,语言揭示了人的存在,语言制造“故事”,语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