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篮球教学中攻防转换讨论 摘要:笔者根据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等结合教学实际对中小学篮球运动的攻防转换进行讨论分析,得出在中小学篮球运动中,由守转攻的获球方式有六种:抢篮板球获球、抢断球获球、交替拥有球权获球、对方犯规获球、对方违例获球、对方投中获球,并对此加以讨论如何进行攻防转换,以期为同类讨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篮球;攻防转换 一场竞赛是由两个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若干个攻守回合完成的。进攻一次就要防守一次。而这种转换在早期的篮球竞赛中非但不被人们所重视,甚至被人们所忽视,而只把攻守转换看作是一种攻守交替的自然过度现象。因此忽略了对攻守转换理论的讨论和在实践中的训练和提高。随着现代篮球的进一步进展,篮球规则对进攻时间的进一步限制,使中小学篮球运动进一步强化“快”的意识,掀起全面“快”的浪潮,强调快的攻防节奏,势必对攻守转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攻防转换的讨论对于促进并提高运动员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身体素养、技术水平和攻守战术质量及推动整个篮球运动不断向前进展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攻防转换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对中小学篮球运动进行分析和讨论,通常都是以攻守为目的为依据进行分类,把技术分成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以及介于进攻和防守之间的动作技术;相应地,也把战术分成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二、攻守转换的概念及起始阶段的界定 在早期的篮球教科书、篮球讲义或者是篮球教练员的培训资料中也成出现过攻守转换这一概念,但其本质内涵只是指球权的转换,即认为获得球权就是进攻的开始,失去球权就是防守的开始。现在的攻守转换概念其内涵远比以前要丰富,到目前为止,竞赛战术中由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组成的三大战术体系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和接收,但相对应的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三大战术在竞赛中的划分却没有跟上战术系统进展的步伐。 三、攻防转换的基本表现形式 在中小学篮球运动中,由守转攻的获球方式有6种:抢篮板球获球、抢断球获球、交替拥有球权获球、对方犯规获球、对方违例获球、对方投中获球。这6种获球方式按攻守转换发生时球的性质,也就是活球还是死球,可分为直接攻守转换和间接攻守转换两大类,其中直接攻守转换包括通过抢、打、断球等手段对方手中获球,拼抢前、后场篮板球获球以及对方投中获球,而通过良好的防守迫使对方犯规、违例或交替拥有球权则为间接攻守转换。由于间接攻守转换须由裁判员递交球后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