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讨论 一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控制的微观层面 1、整体考虑供应链各企业实力 实施限额管理银行对供应链融资企业进行限额管理,应根据集团客户风险限额管理的方法。供应链融资一般都是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往来的需要。供应链融资需要多方进行参加,如应收账款融资,银行应考虑债权企业与债务企业之间的情况,把所有参加融资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掌握参加方的信息,来对企业的一个融资额度进行综合决策。限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让银行确保所发生的风险总能被事先设定的风险资本全额覆盖,如无法全额覆盖,必须实行各种措施来降低风险。 2、基于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融资 信用风险进行防范管理可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将供应链融资这一新型业务纳入到信贷系统中,针对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对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升级,这个系统具有双重作用,既是信贷风险管理监控系统,又是一个信息公布系统。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对供应链融资进行监控,对供应链上的客户及时进行信息发布,使银行和银行之间,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有效共享,又能相互进行监督,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优化供应链从而达到降低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目的。对核心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并及时发布各项信息,这样使得银行可以根据发布的信息对整个供应链融资进行及时的调整。 3、加强信贷人员管理,严格授信流程控制 授信业务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授信权限、限额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级、贷款审批、贷款定价及贷后管理、信用风险的预警报告、不良资产的处理、信用组合管理及经济资本配置等。银行信贷人员应严格执行授信业务的各个流程程序,银行也应建立起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及控制管理制度,来法律规范操作流程、防范信贷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治的宏观层面 1、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在政府监管层面,政府应成立独立的金融管理监管机构,但其不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进行直接参加,而只是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出一系列保障金融体系良性运转的监管措施,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管系统。政府监管机构根据监管系统对商业银行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和有效地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运营情况和反馈信息,以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减少不良贷款,最大限度降低信贷风险。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贷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信用评估机制进行完善,制订出一套完善的信贷保险系统;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