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教育讨论论文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知识的不断积累和道德修养不断加强的过程,老师在其中担当着引领者和催进者的职责然而广阔老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在养成教育方面尽管口破心,效果还是不理想。认真分析,这既有学生的原因,更有老师自身教育方法不妥的因素。笔者作为政治老师,从事班主任多年,在如何提高中学生养成教育,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作法,如旁敲侧击,正话反说;率先垂范,意此言彼;真诚相待,深切叮呼;投其所好,因势利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例谈养成教育技巧 社会转型期困扰着广阔老师的主要问题,不是书难教,而是学生难于管理打饭菜插队、课后为小事打架、乱扔垃圾课堂上顶撞老师等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导致了老师灰心,班主任丧气,学校领导疲于处理问题。凡此种种,笔者以为均属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笔者作为政治老师从事班主任多年,在如何提高中学生养成教育,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和作法,现结合一些具体事例,整理出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旁敲侧击,正话反说 镜头:开饭了,食堂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工友正在不停的给学生打菜。突然一个学生拿着饭盆从后面窜到了窗口前于是有学生检举:“老师,他插队!”值班老师睬了插队的学生一眼,接着对举报的学生说“原谅他。我们几百人都在排队,就他一个人插队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有意的把“几百人”和“一个人”说得很响,插队的学生听了之后,很尴尬的退回到了队伍的后面。分析:值班老师的高超之一,就在于不是直接的批判插队学生的错误,而是做检举者的工作,让他具有包容之心不要计较个别同学的小错误。当然,老师的本意并不是要纵容学生违纪,也不是要其他学生包容个别同学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而是要让违纪的学生知道“几百人”守纪,就他“一个人”违纪的可耻,使他在“几百”与“一个”的对比中,明白自己行为的不光彩,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包容里,意识到自己是处于一种孤立的地位,从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机。值班老师的高超之二,还在于他用了两句极其平常的话,既教育了其他学生要学会宽容,又委婉的批判了插队者的错误。他实行的做法不是正面制止,而是傍敲侧击,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诱导,这样既维护了学生尊严,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面对插队的学生,平凡的老师会大声斥责,甚至动手将其拖出队伍,有的还会向班主任汇报并责令其写检查等等。诚然,这样做或许可以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但这样的教育都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