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环境的功能及优化 摘要: 德育活动离不开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进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它对学生的品德进展既能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品德发育的高峰期,环境对他们品德的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德育环境的优化应该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中学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功能;优化策略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的极端重要性。但是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不仅需要正面的理论灌输和丰富的实践锻炼,同时还需要德育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德育环境的改善是十分重要的。 一、德育环境的构成 学校德育环境是指实施德育活动和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进展的一切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三类。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它从范围上可以划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环境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体制等。政治环境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对学校德育的经费的投入不同,同时也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德育目标等。经济环境指社会经济进展过程中的整体大环境,为学校德育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制约着学校德育的进展水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和方式。当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竞争性,容易诱发商家的不正当的竞争(如强买强卖、诚信缺失假冒伪劣等),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下滑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社会上接触的和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明显不一样,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致使学校德育工作大打折扣。二是大众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等迅速扩大,学校已不再是学生猎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传播功能,弱化了学校德育的效果。三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挑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进展的高峰期,道德品质还未塑型完全,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缺乏最基本的推断力,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色情信息、虚拟游戏等)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最基...